项目背景:红色星火,当世之承
固始县苏维埃纪念馆坐落在河南省固始县南部30公里处的武庙乡锁口村王家楼。
1930年10月,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从松岭岗(现陈淋子镇大营村)迁到锁口村王家楼。王家楼依山傍水,分为南、中、北三个院落,县苏维埃政府设在南院,革命法庭设在中院、政治保卫局设在北院。县苏维埃政府设在王家楼及附近村庄相继建立了工会、妇女会、独立团、军区指挥部及造枪局、红军医院、经济合作社、列宁小学等机关。直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多。在两年多时间里,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辖8区45个乡,纵横100多华里,人口20多万,领导全县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巩固红色政权,实行武装割据,开展扩军工作,取得诸多成绩。在几次反围剿中,全县有5.6万多人参军参战,3.5万多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区数万间房屋被毁,为中国革命付出重大牺牲,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九十四年的光阴已过,硝烟已散,曾经的固始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现在依然伫立在西九华山的群山怀抱中,静静地诉说着那一段不可忘却的革命长卷。
设计在保持原有总体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重塑历史场景,传承红色基因”的设计理念,重新规划参观流线,让游客能够更加顺畅地感受历史的脉络。整体功能布局由入口礼仪大道、红塘景观区、红军广场、纪念碑与纪念馆建筑群和配套停车服务区五个部分构成,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景观体验路径,串联起固始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的过往与现在,让这份历史记忆更加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主题设计:红色记忆,历史共鸣
作为进入苏维埃纪念馆景观区的前导区域,在最大化利用现状条件的基础之上,植入户外红色教育研学的空间功能——“礼仪大道”与“红军广场”,以及经生态化景观处理后得到的可参与型景观水塘——“自然水园”。
“红军广场”:将现状单一的临时停车场地功能转变为可供户外红色教育研学的空间功能,以“革命之路”特色地雕铺装、“不忘初心”革命精神雕塑、爱国主义精神文化长廊与党员宣誓点等当代景观空间视角去追忆与纪念红色革命历史的隽永从而审视与铭记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核心区域:岁月有痕,峥嵘之召
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区域,纪念馆建筑群围绕着“红塘”——这个曾经见证过革命血雨的历史之池而展开,此区域的景观空间刻画意在呈现“肃穆”与“庄严”之感受,故以放大材质肌理为出发点,采用耐候钢板、石板、毛石、粗砾石等粗糙质感的材料,烘托纪念馆建筑群与旧址建筑,共同隐喻出革命运动的曲折与壮烈,革命人民的不懈与坚毅。
红塘作为纪念馆前场区的景观水景,不仅承担着周边山地区域的泄洪任务,还发挥着调节下游农田灌溉的重要作用。设计尊重现有池塘基底,增植水生植被驳岸,强化水塘本身的自净能力,能将该区域所有的雨水径流都导入其中,形成自然的净化生态池。
结语:
经过全面提升改造的固始县苏维埃纪念馆,不仅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深刻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与牺牲、奋斗与坚持。未来,这里将继续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项目名称:固始县苏维埃纪念馆改造项目
项目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项目规模:16863㎡
设计公司:上海予舍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李志强,许异,刘雅哲、马江、郁浩艳、彭璟、张健唯
合作方:建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委托方:固始县财政局
建成时间:2024年
摄影版权:James Young